公司简介
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从无到有,由弱到强。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〇研究所始建于1958年,如今,七一○所已经成长为我国海洋工程、磁学专业等重点领域骨干研究所,国家863计划高技术项目研究单位,拥有国防科技工业弱磁一级计量站、博士后工作站和研究生招生培养点。
七一○所总部位于世界水电旅游名城、全国文明城市——湖北省宜昌市,在北京、上海、武汉、青岛、三亚设有分支机构。建有世界一流、亚洲第一的高标准弱磁实验基地和我国室内最深的现代化试验水池,以及专业声学研究试验水池,总投资近10亿元的“两个中心、三个总体实验室、四个特种实验室、三个外场试验基地”等科研试验平台正逐步建成。
作为涉海科研领域六大行业的“国家队”,在主动追求实现“海网恢恢也将疏而不漏”的征程中,七一○所共研制了40余型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并装备用户,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多类科研成果。摘取了科研桂冠上最耀眼的明珠——中共中央、国务院奖牌,段桂林所长受到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核心技术 数十年磨砺,七一〇所积累了一大批核心技术:水下无人平台总体与系统集成技术、水下安全警戒与防御系统集成技术、水下组网技术、目标探测识别定位技术、舰船物理场模拟技术、水面无人平台总体及遥控技术、运载与机载布放技术、海洋动力环境监测技术、海洋能发电及微风发电技术、现代磁学应用技术、磁电子技术等。
科技产业 七一○所强力推进核心技术向民用领域转化。
建立“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基地”。形成海洋环境监测与观测、海洋资源探测、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应用和海洋环境防务四大产业分支。部分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空白。“海龙”波浪能发电装置具有建设便利、能量转换效率高和抗恶劣环境能力强等特点,获得国家可再生能源专项支持;海洋环境防务系统成功应用于2010年广州亚运会和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正积极向重要海岛、重要港口、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等场所推广。
建立“磁电高科产业基地”。“国家特聘专家”、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归国博士领衔的东方微磁公司,致力打造世界领先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磁电子器件公司。巨磁电阻磁传感器系列芯片,以及电流、位移、速度、角度检测等系列二次应用开发产品相继研制成功,获美国和中国发明专利。在各级领导的鼎力支持下,磁电高科产业园正在兴建之中,着力打造磁电子产业链聚集基地。
建立“应急救援装备研发生产基地”。远程智能森林灭火系列产品已和多个省市森林防火部门成功签订合同。参与汶川地震紧急救援的便携式气动剪钳,削铁如泥,目前已小批量生产。 打造区域IT和机电自动控制龙头品牌,是宜昌地区唯一取得国家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单位。承担了宜昌市电子政务、社会管理现代网格化系统、金盾工程、三峡大坝及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网络服务等项目;先进的白酒生产系统,成为全国数十家知名酒厂竞相上马的技改项目。烟草薄片生产线出口印尼、孟加拉、印度等国。手指静脉身份识别系统、新型固体浮力材料、阶梯式登山机、无动力跑步机等正在应用推广。
诚信经营、技术先进、服务周到的品牌形象,进一步深入人心,已成为市场上的一块金字招牌。 管理创新 七一〇所坚持“满足市场需求与引导市场需求并举”的经营策略,秉承“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主动出击、创新市场,确保军品、做强产业,人才辈出、科学发展”的32字发展方针,实施“文化引领+制度推动”的“两双手”管理:一双是“无形的手”,文化管理,召唤大家向前进方向走;一双是“有形的手”,制度管理,推动大家向前进方向走,促进了改革、发展、稳定的新局面。 积极打造“人心工程”。“让老同志放心、让年轻人充满信心,让老百姓得到实惠”,持续改进薪酬回报体系,开辟“人人都可以成才”的管理、技术、创新、市场等多元价值实现通道,充分调动全员积极性。 积极打造“创新工程”。大力建设学习型组织,实施人才素质再造;不断优化研发模式,强力推进“理念创新、思路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积极打造“市场工程”。做强做大产业,主动出击,创新市场,完善市场营销体系。以“实现客户的价值,才有我们的价值”为核心市场价值观,坚持“做儒商,不做奸商”。
坚持“爱国、爱所、爱家、爱已”的“四爱”教育,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先后为汶川地震灾区、玉树地震灾区、残疾人生活园等相继捐款捐物200多万元。追求永无止境,努力必有回报。七一○所近年来先后荣获中央企业先进集体、中央企业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段桂林所长和蔡鵾总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2011年,七一○所首次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兴船报国,创新超越”。使命在肩,永不停步。
作为世界500强企业中船重工的一员,七一○人将按照党和国家领导人“加紧加快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着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新能源开发”、“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等指示精神,把科技进步与新军事斗争需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站在新起点、抢占制高点、创出新水平。以“更大决心,更大智慧,更大手笔,更大协作”促进“更大发展”,建设国内一流、科学发展的军民融合型高科技集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七一○所总部位于世界水电旅游名城、全国文明城市——湖北省宜昌市,在北京、上海、武汉、青岛、三亚设有分支机构。建有世界一流、亚洲第一的高标准弱磁实验基地和我国室内最深的现代化试验水池,以及专业声学研究试验水池,总投资近10亿元的“两个中心、三个总体实验室、四个特种实验室、三个外场试验基地”等科研试验平台正逐步建成。
作为涉海科研领域六大行业的“国家队”,在主动追求实现“海网恢恢也将疏而不漏”的征程中,七一○所共研制了40余型产品填补国内空白并装备用户,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多类科研成果。摘取了科研桂冠上最耀眼的明珠——中共中央、国务院奖牌,段桂林所长受到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核心技术 数十年磨砺,七一〇所积累了一大批核心技术:水下无人平台总体与系统集成技术、水下安全警戒与防御系统集成技术、水下组网技术、目标探测识别定位技术、舰船物理场模拟技术、水面无人平台总体及遥控技术、运载与机载布放技术、海洋动力环境监测技术、海洋能发电及微风发电技术、现代磁学应用技术、磁电子技术等。
科技产业 七一○所强力推进核心技术向民用领域转化。
建立“海洋工程装备产业基地”。形成海洋环境监测与观测、海洋资源探测、海洋可再生能源开发应用和海洋环境防务四大产业分支。部分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填补国内空白。“海龙”波浪能发电装置具有建设便利、能量转换效率高和抗恶劣环境能力强等特点,获得国家可再生能源专项支持;海洋环境防务系统成功应用于2010年广州亚运会和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正积极向重要海岛、重要港口、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等场所推广。
建立“磁电高科产业基地”。“国家特聘专家”、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归国博士领衔的东方微磁公司,致力打造世界领先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磁电子器件公司。巨磁电阻磁传感器系列芯片,以及电流、位移、速度、角度检测等系列二次应用开发产品相继研制成功,获美国和中国发明专利。在各级领导的鼎力支持下,磁电高科产业园正在兴建之中,着力打造磁电子产业链聚集基地。
建立“应急救援装备研发生产基地”。远程智能森林灭火系列产品已和多个省市森林防火部门成功签订合同。参与汶川地震紧急救援的便携式气动剪钳,削铁如泥,目前已小批量生产。 打造区域IT和机电自动控制龙头品牌,是宜昌地区唯一取得国家涉密信息系统集成资质单位。承担了宜昌市电子政务、社会管理现代网格化系统、金盾工程、三峡大坝及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网络服务等项目;先进的白酒生产系统,成为全国数十家知名酒厂竞相上马的技改项目。烟草薄片生产线出口印尼、孟加拉、印度等国。手指静脉身份识别系统、新型固体浮力材料、阶梯式登山机、无动力跑步机等正在应用推广。
诚信经营、技术先进、服务周到的品牌形象,进一步深入人心,已成为市场上的一块金字招牌。 管理创新 七一〇所坚持“满足市场需求与引导市场需求并举”的经营策略,秉承“解放思想、开拓进取,主动出击、创新市场,确保军品、做强产业,人才辈出、科学发展”的32字发展方针,实施“文化引领+制度推动”的“两双手”管理:一双是“无形的手”,文化管理,召唤大家向前进方向走;一双是“有形的手”,制度管理,推动大家向前进方向走,促进了改革、发展、稳定的新局面。 积极打造“人心工程”。“让老同志放心、让年轻人充满信心,让老百姓得到实惠”,持续改进薪酬回报体系,开辟“人人都可以成才”的管理、技术、创新、市场等多元价值实现通道,充分调动全员积极性。 积极打造“创新工程”。大力建设学习型组织,实施人才素质再造;不断优化研发模式,强力推进“理念创新、思路创新、模式创新、技术创新、体制创新、机制创新”。积极打造“市场工程”。做强做大产业,主动出击,创新市场,完善市场营销体系。以“实现客户的价值,才有我们的价值”为核心市场价值观,坚持“做儒商,不做奸商”。
坚持“爱国、爱所、爱家、爱已”的“四爱”教育,主动履行社会责任。先后为汶川地震灾区、玉树地震灾区、残疾人生活园等相继捐款捐物200多万元。追求永无止境,努力必有回报。七一○所近年来先后荣获中央企业先进集体、中央企业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段桂林所长和蔡鵾总师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2011年,七一○所首次被中央文明委授予“全国文明单位”荣誉称号。 “兴船报国,创新超越”。使命在肩,永不停步。
作为世界500强企业中船重工的一员,七一○人将按照党和国家领导人“加紧加快提高海洋开发、控制、综合管理能力”、“着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新能源开发”、“加强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体系建设”等指示精神,把科技进步与新军事斗争需要、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善民生紧密结合起来,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站在新起点、抢占制高点、创出新水平。以“更大决心,更大智慧,更大手笔,更大协作”促进“更大发展”,建设国内一流、科学发展的军民融合型高科技集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出更大贡献!
公司详细信息
* 该企业工商注册信息尚未核实,联系方式已被依法屏蔽!
- 公司名称: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第七一○研究所
- 公司类别:
- 联系人:(未核实)
- 联系电话:(未核实)
- 主营产品或服务:水下机器人等
- 经济类型:个体经营
- 注册资本:(未核实)
- 员工人数:
- 法定代表人/负责人:(未核实)
- 年营业额:
- 管理体系认证:
- 银行帐号:
- 公司主页:(未核实)
- 产品类别:抢险救灾
- 部门职位:(未核实)
- 传真号码:(未核实)
- 邮箱:(未核实)
- 主营行业:
- 企业类型:
- 公司注册地:(未核实)
- 公司成立时间:(未核实)
- 主要客户:
- 主要经营地点:(未核实)
- 经营品牌:
- 开户银行: